RSS

Category Archives: 讀冊看電影

隨遊 兩倍半島

兩倍半島《兩倍半島:中南半島移動事件集》是年初買入的新書,寄來時有點傻眼,因為它厚達367頁,而且字體不大,圖片不多。

既然買了,就得看完,這是我買書的原則;除非文筆爛到我不想看。春節前,進度只有前面幾篇,原本想帶回鄉下可以慢慢看完,不過我太天真了;過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玩…

作者船橋彰2012年時到東南亞旅行了88天,完成這本書。他的路線從一開始就和別人不一樣,他搭「中遠之星」離開基隆到廈門。

中遠之星

才剛看啟程的部分我就很驚訝,因為我1月24日才去參觀停靠在「夢想鴨」旁的中遠之星,沒想到作者就是搭這艘船出國的。這加深了我看下去的意願。

先講一下,寫這篇網誌時,我已經讀到倒數第二篇《流浪不需計畫》,今天還得上班,刻意留到睡覺前再閱讀,不想一口氣念完。另一方面,也是捨不得旅行就此結束。

作者從基隆搭船到福建後,接著從廣東、廣西一路旅行,依序是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從國家別來說,數量並不多,而且還略過了中南半島上的柬埔寨、緬甸,但88天的旅程,可想而知走過的城鎮有多少了,其中很多根本是我們連聽都沒聽過的。(寮國的第一站:沙灣拿吉,這我真的沒聽過!)

我想,當了上班族的人,除非辭職去旅行,否則根本不可能去玩88天;要走背包客的玩法,也需要能克難的耐力。

清萊

作者這趟去了至少30個地方,我算了一下,裡面我去過的點只有8個,當看到他走訪會安、清萊、美思樂等地時,會有舊地重遊的快感。尤其,那些感覺是「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和去新加坡是截然不同的感受。(但連講到新加坡的地鐵 Dhoby Ghaut 多美歌站時,也是深有同感,好長的轉運站…)

這是本寫「旅行」的書,不是為您介紹中南半島的景點,而作者的寫作能力也不賴,我只能說「意猶未盡」啊!

好吧!準備繼續看尾聲啦!沒辦法這樣豪氣的流浪,就從別人的遊記來幻想;讀了12萬字,快結束囉。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4 年 02 月 16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旋風食堂之夜

大町

蘇力颱風遠颺,外頭還下著雨,假日還是用影片打發。明明該做功課、讀卷的,卻還是打心裡發懶。

今天看的是《つむじ風食堂の夜》,比起上次看的《ハイザイ 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好看多了。雖然還是不太能理解,但片中留下的問題,至少還比較富有哲理性。

雖說故事發生在北國的一家餐廳,但食物倒不是電影的重點,非深夜食堂。

電影簡介:改編自吉田篤弘的同名暢銷小說,以虛構一個小餐廳為舞臺,講述一群人之間的奇妙交流。

在充滿舊時代風情的月舟町的街角,座落著有點怪怪的旋風餐廳。 每天夜裡都有一群熟客聚集在這裡:除了我之外,還有舊書店的「德尼祿老大」、夢想著去伊爾庫茨克的水果舖
青年、老戴著帽子又多話的櫻田和高個兒的女話劇演員奈奈津。

在這群怪人中,住在月舟公寓的我是最平凡的一個。櫻田硬把莫名其妙的「二重空間移動裝置」賣給了我,德尼祿老大逼著我買下了一本叫作《唐辛子千夜一夜奇譚》的怪書,水果舖
的青年拉著我聊宇宙盡頭的問題,奈奈津則拜託我寫話劇,我遇見了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

跟很多日本電影一樣,故事裡的人物還蠻多的,不過這次主角是誰到還蠻明顯的。主角是曾在《HERO》中飾演檢事官的八嶋智人,原本類似丑角的人物突然變成主角,還有點不習慣;不過他在這部電影裡的角色一樣有喜感。

我承認,又是因為「地名控」的關係網購了這片。推銷「二重空間移動裝置」、實際上卻是個計步器的帽子店老闆幻想自己在哥本哈根(如走個10萬步…),不過引起我興趣的是想去伊爾庫茨克的水果舖青年。

誰會想去那種地方?連劇中一桌的客人都這樣不屑地說。呵!我就很想去,而且想去很久了,因為 Irkutsk 地名超酷;但我不知道劇中的青年為什麼也想去看看。

一幕,主角在雪夜裡看到仍在營業的水果攤,問青年「你還在開店嗎?」青年不置可否,說留著店舖的燈光,讓路上的人覺得安全。

黃色的燈泡照在成堆的橘子上,橘子也反映著亮光,青年說,這光正好拿來看書(那本書叫《無名氏的手札》…)。
這是現代版的「囊螢映雪」嗎?

二手書店老闆因人定價,《唐辛子千夜一夜奇譚》這種又厚又怪的書,其中第26夜的章名是《因辣椒侵入雙眼驚聲尖叫的兩兄弟的故事》,買賣議價的過程令人噴飯。這部片最讓人摸不著頭緒的是,主角的爸爸、魔術師把自己變不見後,從此人間蒸發,莫名其妙…

Google 真的是很神奇,從Google map上還真的搜尋到電影中的旋風食堂,建築物在函館市大町9-14,實際上看起來跟電影拍起來帶有的神秘感截然不同。這建築在函館灣旁,也有電車通過,是明治初期的建築,現在似乎為 Cafe dining JOE 所使用。

函館市大町9-14
但如果有機會去函館,這個點我想不會放過。

 
3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 年 07 月 13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ハイザイ 神さまの言うとおり

命運調味劑感覺白花錢 完全不知所云的電影
整部電影就在沖繩北谷町的美國村拍攝
成本或許非常低廉

劇中對白
「American Village 簡稱AV,如果跟人家說我在av工作,別人應該會很驚訝」

嗚~ 好冷喔!

這部戲是不是沒人看過啊?
網路上連個討論串都沒有
看不懂的劇情 連答案都找不到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 年 06 月 29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種田陽平 @ 松菸

CINEMA

松山文創園區塞滿了人,大部分都是來看哆啦A夢的,不過我們看的不是這隻日本貓,而是另一邊的「種田陽平的電影世界」。

不是認識這位大師,而是看到他的作品包括「有頂天大飯店」,這部電影描述跨年夜在 THE 有頂天ホテル 發生的故事。角色眾多,關係複雜,看到後面都分不出誰是主角了。

而這間「有頂天大飯店」內部華麗,但卻都是搭建起來場景。這次的展出還包括這個飯店品牌的衛浴用品,雖然飯店是虛構的,但細處卻不馬虎。

如果不是這個展覽,還不知道種田陽平打造的還包括《賽德克‧巴萊》,雖然我還沒看過,但代表這個人應該「離我們蠻近的」。看一看,他作品還有《金陵十三釵》的教堂。

簡介:日本首席電影美術指導種田陽平秉此創作理念,巧手打造無數電影經典中的奇幻場景,將導演腦中的想像,從無到有地真實呈現在觀眾眼前。《追殺比爾1》、《賽德克‧巴萊》、《扶桑花女孩》…等26部各國經典電影中那幕幕原本僅是不存在的想像,如何成為訴說各種故事且令人讚嘆的場景? 種田陽平的電影世界特展,透過寫真、概念手稿圖、場景模型等珍貴展件,走進將現實與虛構融為一體的魔幻世界。

展覽形式以照片居多,看不過癮;但想在松菸的小倉庫放下電影布景,恐怕也很困難。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3 年 01 月 05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中正高中》管樂‧ 豪勇七蛟龍

「吹喇叭的,你們以前升旗時吹的是什麼曲子?」明知道 K 演奏的是法國號,我還是這樣問。

「…《豪勇七蛟龍》啊!」K回答。

「少來了,哪有這種名字!」

不是不像信K,但這曲名實在太「豪洨」,我還勇者鬥惡龍咧~

熟知,真的有這首曲子,不僅 Google 上找得到,這還是電影主題曲。《豪勇七蛟龍 The Magnificent Seven》主角是 Yul Brynner ,就是《國王與我》裡的那個光頭。

《豪勇七蛟龍》的主題曲氣勢磅礡,而且中正高中聽了3年,旋律深入腦海;猶記得第一次高一升旗,聽到這種節奏時,好像是要去趕當兵一樣緊張。

高中畢業走出校門時,管樂社還是吹這首歌送行(是「送行」沒錯吧?),有什麼曲子更適合?

好吧,又有一天在家樂福的便宜DVD花車上,看到了這部片大特價,第一次覺得太貴沒下手,這真的是正確的決定,因為隔幾個星期,它剩不到50元。

休假,看片。

貼一下維基百科上的劇情簡介:本片承續美國西部片一貫醜化墨西哥手法,土匪窩巢在墨國,侵擾善良鄉民,鄉民集資召募以 Chris Adams 為首的七名鑣客,抵禦結隊百名土匪並展開大戰。七位勇士鑣客於結識中各自顯現自己功夫特色及高強,為本片可看點之一。

為迎擊來犯土匪,七位鑣客事先在鎮民幾乎已逃光的鎮上佈置陷阱。大決戰時,七鑣客戰歿4人存3人,但仍舊終結土匪危害鄉里。土匪頭子中彈逝前,連連喃喃自語:「為什麼會這樣?……」不明白七位大俠為何敢仗義挺身而出,以少擊眾。

這部片是1960年上映,也就是是52年前的片子了,真不是普通的久遠,畫質有點模糊,加上電腦頻頻當機,看得非常吃力。

劇情架構其實很基本,即美國西南部的農民們飽受墨西哥強盜的侵擾,只好花錢僱用槍手;但村莊裡有人只圖安穩,擔心惹惱強盜,主張被予取予求。

一如印象中的西部牛仔片,快槍俠殺人不眨眼,也沒人管屍橫遍野怎麼處理。這讓我想到美國最近的屠殺事件:有人認為擁有槍支是天賦人權,沒有槍支,當年的拓荒者就無法獨立、抵禦外侮。這種論調是真的。

以荒野為背景的電影,不知為何要命名人家為「蛟龍」。

片中一名鑣客說,有一個人從10樓跳下來,在墜落時他自言自語:So far so good.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 年 08 月 12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標籤: , ,

IKEA 的真相?

過度重視規劃,是企業滅亡最常見的原因。過度強調規劃,侷限了行動的自由,反而讓人沒有時間把事情完成;複雜的規劃更會讓組織癱瘓掉,所以我們要以簡單和常識,做為一切規劃的準則。~摘自《一位家具商的誓約》
=========================================================================

ikea

最近看完《IKEA的真相:藏在沙發、蠟燭與馬桶刷背後的祕密》,書名感覺充滿挑釁味;這本書是在我購買《黑心房仲的告白:買屋簽約前最後救命的17堂課》時,就列入的下次購買清單的書冊。

書還蠻厚的,有288頁,但是單色印刷,裡面連一張圖片都沒有;這可不是 IKEA的年度型錄,一點也不色彩繽紛,而且讀起來真是索然無味。

說真的,會想買這本書,當然是帶著想窺探 IKEA這家公司狀況的心理;這家成立於 1943 年的瑞典老牌家具業者,進駐台北的時間是 1994 年,也就是已經來台 18 個年頭了。記得第一次逛 IKEA時,真的是不敢相信家裡可以布置成這樣,這麼「時尚」這麼有風格,而且可以將小小的空間充分利用,不浪費任何空隙。

那時的台灣首家IKEA是設在敦南 SOGO地下室,旁邊還有間物美價廉的" O Solo Mio" 自助餐廳(有人吃過嗎?)。不過這兩家店已經撤掉了。

我們這種土包子,只有欣賞的分,什麼?你覺得家具太貴買不起? 喔,對不起,這裡是讓你來學學生活的品味方向的,等你存夠了錢再來吧。

IKEA裡經常看到「這就是為什麼?」的宣傳標語,自誇他們因堅持平整包裝、降地了運送成本,堅持讓客人自行組裝家具,省了組裝工錢,讓你將喜歡的東西馬上帶回家。ROOM

聽起來是不錯啦,但它的櫥櫃、層板和桌椅依舊是非常昂貴啊( 歐美國家的評價標準跟我們還是不太一樣吧?),但家具的外型看起來的確是非常有型,感覺使用它們的商品就是個小資階級。如果你買不起桌子,那至少買個25元的 FÄRGRIK 馬克杯是可行的;更棒的是只要憑當日消費發票和宜家卡,不管金額多少,離店時還可以兌換一杯飲料!

多年過去,雖舊家也沒必要買些不搭的家具、燈具,但擁有像 IKEA展示間風格的夢想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每到周末環亞店的 IKEA還是人滿為患;新莊店更是大而氣派,餐廳還有面對大漢溪的大面玻璃,視野非常坦暢。
說這麼多,繞回來說說這本書吧。一開始讀,實在是不知道作者 Johan Stenebo 究竟是要挖苦還是換個方是吹捧創辦人 Ingvar Kamprad ,至少小弟在看了前幾章後還是摸不著頭緒;畢竟這本書也可能是置入性行銷啊!

看看一些「媒體讚譽」:

一本令人震驚的書,揭開IKEA的一切! 《商業週刊》

這些事早該讓大家知道……史丹納柏寫得好。 瑞典《哥特堡新聞》

令人震驚的爆料書……IKEA創辦人坎普拉得力助手史丹納柏揭露不為人知的祕辛。 德國《明鏡週刊》

擊中要害! 英國《金融時報》

好像在看《穿著PRADA的惡魔》 美國《紐約每日新聞》

但說真的,這些評論還是真是溢美之詞。不可否認畢竟作者在坎普拉旁邊做事超過 20年,對坎普拉觀察入微,但若要說到坎普拉到底有甚麼秘密或真相,從書中看起來也還好;或許坎普拉就是會做表面工夫,但哪個公眾人物不會在媒體前保有其隱私?

IKEA (3)也許,在台灣的我們看多了腥辣的爆料,這本創辦人和公司側寫,反而覺得 so so.

當然,Johan Stenebo 也點出了 IKEA這家公司走向越來越封閉,不拔擢女性、歧視膚色人種、性別傾向、餵養環保團體等行徑,甚至整個 IKEA集團唯坎普拉和他的三個兒子之命是從。看到後來,也的確讓人有些感觸,原來這麼大的一家公司,原來是這麼的封閉,且真如依作者所言, IKEA只會越來越沒落、越來越沒創新能力了。

令人訝異的是,書中提到創辦人在拔擢人才時,幾乎只用瑞典、甚至是來自家鄉的人,外國分店的IKEA 員工和外派瑞典人工作量也許差不多,信奉的是同樣的圭臬,薪水卻是少得可憐。即便是偏愛瑞典人,但創辦人避起稅來可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本《IKEA的真相》還蠻適合讀行政管理的人看的,可以看到一個在全世界引領居家風潮的大企業是如何地崛起、如何地陷入困境如不自知。

坎普拉在1970年代所寫下的《一位家具商的誓約》在今天讀起來仍是凜然有力,而作者諷刺的也是 IKEA 越來越悖離初衷了吧。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 年 05 月 09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說給汪洋

說給汪洋

作詞:古皓  作曲:史擷詠   編曲:史擷詠   演唱:洪瑞襄

時光無法 把回憶都融化

最難忘 刻在心上

眼淚去吧 苦澀會變甜美

就讓我 明白箇中滋味

我要在 大雨中歡唱

要記得 愛的模樣

每一個笑容 都要珍藏

當我離開了故鄉 還要說給汪洋

desktop凌晨瀏覽網頁,赫然間看到一件新聞,有點吃驚;我並不熟她的演藝之路,不過這個名字倒是印象深刻。

2001年《大醫院小醫師》的片尾曲《說給汪洋》的演唱者就是洪瑞襄,這首歌的曲調緩慢而低沉,和熱血的主題曲《彩虹》或令人激動的劇情反差很大,搭配黑底白字的片尾字幕,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這,已經是11年前的記憶了!

學生時期常看侯文詠的文章,當《大醫院小醫師》被翻拍成連續劇時,當然也沒錯過;這本書是1992年寫的,因唸護校的表姊推薦,加上她常常講著 intern 來 intern 去的,看起來也比較有感覺。

這部戲紅了很多新生代演員,也讓許多演員鹹魚翻身,包過江祖平、藍正龍、馬國畢、周幼婷、張本瑜和竇智孔都是這部戲的要角。一小時的劇情總在高潮迭起之際倏地結束,接著出現一陣清吟的女聲。

如果你有注意到,《說給汪洋》的作曲者是史擷詠,他也剛離開不久,令人感嘆無常。

當我離開了故鄉  還要說給汪洋

 
4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 年 03 月 24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2012 讀好書 過好年

農曆年前特地上 PChome 訂了兩本書,準備在休假時好好閱讀,PChome 的24小時購物真的是足不出戶的好幫手,商品在除夕送達,效率很好。

這兩本書分別是《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八重山の台湾人》,都是早就想看的書籍。不過書一送來,我就被《我們最幸福》給嚇到了,怎麼這麼厚?有384頁!看來5天假期裡是不可能把兩本都唸完的。就在假期結束前,終於將比較薄的《八重山の台湾人》給讀完了,感覺如釋重負,而且可以「進行下一關」。

脫北者

《八重山の台湾人》在台灣上市前就已列入我的書單中,畢竟八重山我已經去過了2次了,而且去年的自由行更留下超完美的印象,加上這片距離台灣111公里的日本國土,台灣人對他們的瞭解真的是太少了。

為了湊本篇網誌的字數,我就貼篇書的簡介給大家看看吧: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臺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

在這個比金門還近的日本領土上,一個個發生在臺灣移民身上的真實故事,就像是臺日之間百年以來糾葛不清的歷史縮影。

八重山不是山,而是位在臺灣東北邊海面上,屬於日本沖繩縣的一串島嶼,也是距離臺灣最近的日本國土,甚至比金門還近。由於地緣的關係,一百多年來,許許多多的臺灣人往返八重山:1895年過去的,是帶著優良鳳梨技術的日本籍臺灣移民; 1945年臺灣光復,所有臺灣移民又都是中華民國國民,因此只能返回臺灣。但,還有好幾百戶人家,為了各自的理由,選擇留在八重山。在八重山的臺灣人,他們面臨的問題,不單單只是國籍而已……

◎1895年,馬關條約--甲午戰後,清廷割讓臺灣給日本,開啟了臺灣五十年的日治時期。其間,許多臺灣人為了謀生,前往有著更多未開墾的無主之地的八重山……

為了大量墾地以種植鳳梨,王木永從臺灣帶來了水牛,卻沒想到沖繩人與臺灣人的衝突就此而起,沖繩人的想法是:「一頭水牛就能代替三個人耕田,如果放任不管,土地遲早都會被臺灣人占去,到時候日本人就沒土地可耕種了。」後來,沖繩縣政府竟下令禁止輸入水牛。

名蔵◎1945年,臺灣光復--長達八年的中日戰後,日本殖民臺灣的歷史也隨之結束,八重山與台灣兩地的國界再次畫上。早已習慣了天皇子民身分的臺灣人,被迫取回他們不知如何運用的國籍:中華民國。

因為沒有日本國籍,曾財基的媽媽偶爾會從八重山回到臺灣陪他,但每次準備回石垣島時,總不想讓他知道。臨走前,媽媽就會買冰淇淋給他吃,然後趁著他吃得津津有味時悄悄離開。即使是到了現在,只要一吃到冰淇淋,曾財基仍會忍不住難過起來。

◎1972年,中日斷交與沖繩回歸--聯合國中原本代表中國席次的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日本隨即與臺灣斷交;一年後,二戰結束時由美軍暫管的沖繩列島,也將正式歸還給日本。置身八重山的臺灣人該何去何從?

石垣市市議員白保英行曾在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工作,因為同情那些沒有日本國籍的臺灣移民,所以替他們出面向中華民國政府申請脫離國籍的證明,但負責的官員卻說:「開什麼玩笑。我們有徵兵制耶,必須要保衛國家。我們想盡辦法讓必須當兵的年輕人不要出國,你卻來談要脫離國籍,這是不可能的事。」

◎1999年,日亞航的旅遊廣告--為了促進臺日觀光旅遊航線之活躍,臺日混血的偶像明星金城武與日本知名老牌諧星志村健相偕拍攝的一連串臺灣形象廣告在日本電視螢光幕上登場,逐步改變了日本人對臺灣的印象。

美智子小時候曾經請同學吃滷雞腳,沒想到同學卻說:「臺灣人竟然吃這種東西嗎?」美智子長大後,廣告中的金城武帶著志村健一起到臺灣旅遊,品嘗知名的小籠湯包,臺灣成了處處都是美食的地方。類似的廣告接二連三,不知不覺中,嘲笑臺灣人是野蠻人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八重山的臺灣人》一書是作者松田良孝長期關注八重山臺灣移民的工作成果,集結他在《八重山每日新聞》專欄「我們是從臺灣來的」的所有文章,翔實記錄了當地臺灣移民篳路藍縷的開創過程,並以人道關懷的精神,反映出移民心中忐忑且複雜的異鄉情結,及兩個民族間無可避免的文化衝突。

「如果要問我是哪裡人,是日本人嗎?還是臺灣人?我想都不是吧。我就是人啊。」人們的紛爭與歧異,往往來自對自我的認同與對他人的排斥。美∕醜、黑∕白、本土∕外島、殖民地∕宗主國、先進的文明∕落後的文明,這些相對的概念影響了整個世界,也將影響著世世代代居住在八重山的臺灣人。

==============================================================================

這其實是那個時代的悲劇,原本都是在大日本帝國下自由遷徙的國民在日本戰敗後被分成了中國民國籍和日本籍了,而原本在石垣島開創事業的台灣人並不想離開生長的地方,他們想和琉球群島從美國託管手中回歸日本時一併取得日本籍。

以台灣人的角度來看,當然會覺得這些人是怎樣?一定要當日本人的走狗嗎?但若設身處地想想,這些八重山( Yaeyama Islands )的台灣人對台灣沒有情感,他們只是想留在生長的地方,卻困難重重。

你現在去沖繩觀光,日本人和顏悅色的招呼,但在幾十年前,八重山人是瞧不起台灣人的,台灣小學生上學,甚至會被人丟石頭攻擊( 八重山群島是琉球群島最南方的部份,石垣島離那霸的距離比到台灣還更遠 )。台灣在甲午戰爭後成為日本的殖民地,但琉球王國更早,整個王國被兼併了耶!結果被早些兼併的琉球人對於比較晚劃進日本領土的台灣人有種「優越感」,彷彿是在說「我們比你還早當日本人喔」。

當時想取得日本國籍,其一條件就必須放棄中國民國國籍,但中華民國的男性都要服兵役,怎麼可能讓你放棄;但沒想到台灣被逐出聯合國這時機點竟成八重山的台灣人的轉機:台灣政府寧可海外僑民都劃入住在國國籍,也不要被中國人民共和國收納。

沖繩的黑糖、鳳梨和水牛車鼎鼎有名,沒想到都是日治時期的台灣人到八重山闖生活時所帶過去的,如今都成了沖繩重要的物產。

super world adventures

其實這本書比較像是本田野調查,沒有太多的起伏與感動;換個方式想,台灣現在有這麼多的外配,他們在取得台灣的身分證時,與我們膚色相差甚異的她們要自稱是「台灣人」嗎?

如果你想瞭解日本國境之南的小島上有一撮身分特殊的「日本國人」–留著漢人的血液時,這本書你可以參考參考。

啊~ 爆厚的《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這次要花多久的時間咀嚼?

短短五天的假期,看了不少土耳其電影DVD,加上鮮少拿出來玩的 iPad 2 一玩 Super World Adventures 就上癮,「山寨版瑪俐兄弟」不破關不罷休,這個年還真是緊湊!

延伸閱讀: 《Yaeyama Islands》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 年 01 月 31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送信到哥本哈根

幾天前在家樂福的DVD花車上看到一部片《送信到哥本哈根》,反正一片才69元,加上我對於含有地名的電影片名都難以抗拒,直接就丟入籃子中。

老實說,這部片在講什麼,我根本沒仔細看介紹。Copenhagen–好遙遠的一個地方。

半夜公司辦尾牙,養精蓄銳睡了一整天,出門前看這部2004年的舊片子打發時間,故事的背景竟在共產時期的保加利亞;不知何故,西方世界只要是關於東歐的鏡頭,都是冷冽與驚悚,一片灰暗。看這部片裡的保加利亞,好像現在的北韓,跟其他花花世界的人民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連人都忘了怎麼笑。

劇情大綱:這部片是根據丹麥暢銷小說「北方自由」改編。1952年,在共產世界保加利亞長大的12歲孤兒大衛受人之託,僅帶著一只指南針、一塊麵包和一封信逃出了集中營。他要依照信上的地址,經過希臘、義大利、瑞士到丹麥的哥本哈根,然後把信交給一個人。當大衛穿越歐洲、展開這趟送信之旅時,這是自小在集中營長大的他,第一次開始接觸到自由的世界。這像是一場充滿無限可能的發現之旅,大衛也逐漸拋開了他原本對人的防衛心,進而展露歡顏、願意與人分享並相信朋友,同時也開始珍愛周遭的一切事物。這趟歐洲之旅為他開啟了心靈的視窗,也給了他嶄新的人生觀…… (本片英文名《I am David》,如果中文片名譯作《我是大衛》,就算放在花車上我都不可能買啦!)

逃亡路線:Bulgaria→Salonika, Greek→Mediterranean Sea→Salerno, Italy→Naples, Italy→Milan, Italy→Como, Italy→Lugano, Switzerland→Denmark

看片子我都習慣快速播放,結果故事的結局也「快」得讓我驚訝,片尾莫名奇妙的迅速與美好…

進行到凌晨3點多的尾牙,我什麼獎也沒抽到;很純粹的吃得飽飽地離開栢麗廳。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2 年 01 月 07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

 

Hula Girls 扶桑花女孩

最近國片正夯,但我實在不喜歡人擠人,不管是《翻滾吧!阿信》、《那一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還是覺得要幫忙力挺的《賽德克‧巴萊》,我都沒去看,我上上個星期去看的電影說實在還真難以啟齒,因為那部片一個廳只有4個人去看,那部片是《忍者亂太郎》真人版~  不要跟我說不知道忍者亂太郎是什麼?畢竟以前常看的卡通推出了「真人版」,我還是會好奇,只是沒想到票房奇差無比,實際看了之後,那真的是一部幼稚到不行的片…我在書店買了一片DVD,這部2006年出品的《扶桑花女孩》陪我度過了中秋節的晚上。

會想看這部片在因為看到背後的介紹,故事的地點竟然是日本福島縣,那不是慘遭地震、海嘯和核災肆虐的地方嗎!

我是在東日本311強震後才知道福島這個地方,5年前有這部電影,還是以福島為故事地,誘發我想看的欲望。仔細看看,這部電影其實和上次寫過的《不思議幸福列車》前一年上映,兩片的女主角松雪泰子、櫻井淳子還很神似;沒想到我最近一直在看舊日片。 (期間我也買了一片《樂活俱樂部》,這部片子大概只能用「腦殘」來形容了,因為從頭到尾就是在講「樂活」。)

好吧!來講講《扶桑花女孩》,我以為這應該是個喜劇片,裡面就是一群女孩子在跳夏威夷草裙舞,但看了之後發現我錯了,ㄍㄢ\,而且還蠻催淚的!

劇情簡介:昭和40年(西元1965年)的日本,以採礦維生的礦鎮生活接連走下坡,位居福島縣、日本最大的常磐礦坑也正逐漸沒落中。眼看礦坑一一關門,鎮上居民就要集體失業,於是在這寒冷的北方小鎮,當地的煤礦公司和鎮長打算出奇招以興建「夏威夷度假中心」來拯救礦場的財務危機。

在當時根本沒人知道什麼是草裙舞,更遑論舞蹈技巧的情況下,度假中心的負責人吉本先生從東京聘請時髦舞蹈老師平山圓香(松雪泰子飾),在民風頑固保守的窮鄉僻壤,開始招募日後將在度假村登台表演的草裙舞少女,過程中遭遇接踵而來的抗爭與阻撓。礦工的女兒們以紀美子(倉井優飾)為首跟著老師努力學舞,卻被保守村民指責放棄了傳統和榮耀,只會穿著暴露草裙搔首弄姿。

其實片子一看開頭,就發現根想像中的不一樣了,這部片跟夏威夷沒有直接關係,出現的其實是許多矛盾的對立。

石油取代了煤礦,採煤採了一百年的福島縣民不願面對事實,但公司要裁員,怎麼辦?在46年前,要日本少女學習夏威夷草裙舞且穿著暴露,還要不被認為是脫衣酒女,這也是很大的挑戰。

以片中劇情來看,那時的福島就是一個土氣的煤坑,也不能接受美式的外放作風;其實想想日本空襲過珍珠港,這一點還蠻離奇的。

煤礦公司轉行為度假村,明明是很冷的日本東北卻要打造成夏威夷,連園區內需要的椰子樹都是從台灣運來的;椰子樹冬天在溫帶活不了,員工還四處借煤燈讓樹取暖,真的是匪夷所思。

劇終一幕是女孩們在開幕式上精采演出,在觀眾的掌聲中停滯。

我看到這兒,心中的疑問卻還沒完,在這種窮鄉僻壤開夏威夷度假中心能開得下去嗎?同樣的舞蹈哽要用多久呢?   

所幸在片尾,講述當時的常磐 Hawaiian Center 現為 Spa Resort Hawaiians,劇中引進夏威夷草裙舞的舞蹈老師真有其人「早川和子」,至今仍在還在常磐音楽舞踊学院擔任最高顧問。

一查下去更讓人不可思議,真實的早川和子(→圖右一)原來是在台灣出生,兩度到夏威夷學習波里尼西亞舞蹈。而這部片的導演李相日,其實是個韓裔日人。

這部片其實衝擊還蠻大的,原本最想學夏威夷舞蹈的煤坑女孩因爸爸被裁員,把她打得滿臉是傷,舉家遷移到北海道;想要看單親大隻佬女兒站上舞台的礦坑老漢卻死在礦災裡。這實在是一部沉重的片,看到那個時空下的背景,其實給現在的我們很大的震撼,我們是不是也要反思現在的生活與工作,到底能維持多久?

這部片的香港譯名是《草裙娃娃呼啦啦》,聽起來也太歡愉了一點。我總是在看了一些片後想到拍攝地一遊,不過福島—這個被輻射塵籠罩的重災區,我可能永遠都不會去吧!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 年 09 月 13 日 英吋 讀冊看電影